奥格科技案例
会议图片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25数字城市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以“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汇聚了国内诸多优秀信息技术企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校等,共同研讨数字城市发展路径,分享总结“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获奖照片
证书照片
展开剩余84%兰州市数据局申报的《数智化共享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管理》案例,在全国三百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凭借在新型智慧城市领域体现出的领先力量与创新能力,入选“2025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能够有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体系,不断加强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全面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和审批服务信息全过程共享;促进全市减、放、并、转、调等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效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逐步统一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作为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载体,承担了兰州市本级、3县5区、高新区及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本系统建设通过对接多规合一平台、公共审批平台以及各部门的专业审批系统,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覆盖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房屋建筑类、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线性工程类、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等15类工程项目类别,市、县(区)各层级共207个相关各职能部门的821个政务服务、市政公用和中介服务事项,全流程实现一窗申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联合验收等功能,构建了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为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保驾护航,进一步巩固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01 技术创新方面
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深度融合柔性工作流引擎、智能表单及二三维地图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引入AI与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集智能分发中枢、智能咨询、智能引导、智能审批的智能化审批生态和纵横贯通的穿透式监管服务体系,实现了“全链智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满足一体化政务服务标准以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要求,深化构建了整体协同、智能精准、高效决策的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而促进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
02 模式创新方面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的,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抓手,通过创新实践,聚焦企业办事便利度,全面梳理可集成申报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强化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互通,创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集成高效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服务模式从“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从“多事分办”升级为 “一事联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使企业群众办事从“多地跑、折返跑”向“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升级,项目单位和审批人员双向便利度显著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与群众获得感。
03 数据智能等技术应用方面
平台通过七大数智化功能赋能政务服务创新。智能表单支持拖拽式设计、多端适配与数据预填,减少重复填报;智能咨询融合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提供7 * 24小时主动服务,使政务服务从“被动应答”向“主动服务”;智能共享利用AI实现跨阶段材料复用(复用率达40.25%),显著“减材料”;智能审批以柔性引擎与AI构建“咨询-引导-核验-智能分审-无感并联审批”全流程智审生态;共享交换依托标准化接口实现21个系统分钟级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智能语义解析结合知识图谱实现文档毫秒级高精度处理;数智赋能依托大数据与大模型驱动风险预警与科学决策,闭环管理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六阶段五条线”,实现“一图总览”,全方位推动审批提速、服务优化与治理效能提升,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让审批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04 智慧化管理方面
基于大数据、大模型算法,以“全量、实时、准确”为核心,构建“监测-分析-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覆盖事项、办件、材料及业务信息;并通过实时共享各环节数据,以建筑单体编码为索引,贯穿工程建设项目横向六阶段,包括项目前期策划生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及施工过程、竣工验收、房屋运营与安全;纵向五条线,包括监管线、系统线、业务线、数据线、标准线,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一图总览”。全方位建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服务机制,注重数据价值研究和数智赋能,融合共享质量安全监管、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住房公积金、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业务数据,不断提升建筑风险管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市建设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应用和发展,为房地产调控、公共安全、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支撑。
05 应用成效方面
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并联化、协同化的手段,凭借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效率、成本、发展、改革等多个维度实现了“革命性”提升。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幅提效,压缩时限。平台实现“一窗申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等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审批效能监管精细化,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内(较改革前压减49.96%),单项时限压减至7个工作日内(较改革前压减45.67%),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二是减轻负担,节约成本。以平台运行状况看审批成效,横纵方向考量各个区域工程建设项目改革措施及改革成效,助力优化审批流程,有效减轻项目前期工作量和企业资金压力。2024年以来累计服务2677个项目,办理7756个事项。平均每个项目前期可减少2名工作人员(按人均年薪5万元计),节约人工成本10万元/项目,总计节约约2.677亿元。
三是促进落地,优化环境。提升审批效率,督促人员履职,加速项目落地开工,增加项目数量和开工率,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助力企业更快获得专项债券等支持,显著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深化改革,提升治理。平台运行状况助力横向纵向评估区域改革成效,持续优化流程,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部署,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科学高效监管体系,实现全流程在线审批和信息共享;通过“减事项、减材料、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措施精简环节,统一程序,减轻前期工作。
同时,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应用成效示范性的量化成果验证了数智化手段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尤其为审批流程繁琐、跨部门协同薄弱的地区提供了清晰路径。此外,平台在“一窗申报”“并联审批”“联合审查” 等场景的实践,可直接复用于其他政务服务领域(如市场监管、税务办理等),进一步扩大推广平台应用价值。
发布于:广东省人人顺配资-排名第一的炒股杠杆平台-股市配资在线登录-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